跳至主要內容

蜗轮蜗杆传动

大约 7 分钟

蜗轮蜗杆传动

仅讨论普通圆柱阿基米德蜗杆传动

传动特点

基本参数

  • 定义蜗轮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以中间平面上的尺寸为主, 中间平面即过蜗杆轴线, 垂直于涡轮轴线的平面
  • 在中间平面下, 蜗轮蜗杆相当于齿轮齿条啮合
  • 通常蜗杆为主动件, 蜗轮为从动件, 因此蜗杆的参数采用下标 11

蜗杆的基本参数

为了简化蜗杆制造, 蜗杆的外形已完全标准化, 并通过铣削加工蜗杆, 滚刀加工蜗轮, 因此, 以下参数均为标准值

名称符号含义
蜗杆头数z1z_1即蜗杆上螺旋线的数目
蜗杆分度圆直径d1d_1蜗杆分度圆上采用标准值, 其中蜗杆分度圆直径也属于标准值
模数mm由蜗杆特性可得, 蜗杆轴向蜗轮端面上模数相同
压力角aa对于普通圆柱阿基米德蜗杆传动, 采用标准值 a=20a=20^\circ, 并且蜗杆轴向蜗轮端面上压力角相同
直径系数qq由于蜗杆的模数与分度圆直径均为标准值, 因此定义其比值为直径系数 q=d1/mq=d_1/m, 注意与齿轮不同, 得到的结果不是齿数

蜗杆几何尺寸

分度圆柱面上的尺寸

  • 螺旋线在分度圆柱面上的投影如图左侧图形
  • 同一螺旋线在蜗杆轴线方向的距离为导程 pz=z1pxp_z=z_1 p_x
  • 相邻螺旋线在蜗杆轴线方向的距离为螺距 pxp_x
  • 由于中间面上, 蜗杆的投影为齿条, 齿条齿距即相邻螺旋线在蜗杆轴线方向的距离, 因此螺距满足 (蜗杆在轴向与端面上模数相同)

px=πm p_x=\pi m

圆柱面展开尺寸

  • 在蜗杆的分度圆柱面上展开可得到如图矩形
  • 螺旋线在展开矩形上呈平行斜线, 其中同一条螺旋线的投影在矩形的左右交点连线平行于端面
  • 定义螺旋线与端面的夹角为导程角 γ\gamma, 由图可得, 导程角满足

tanγ=pzπd1=z1πmπd1=z1q \tan\gamma=\frac{p_z}{\pi d_1}=\frac{z_1\pi m}{\pi d_1}=\frac{z_1}{q}

  • 定义端面与法面的夹角为螺旋角, 螺旋角与导程角满足关系 β=90γ\beta=90^\circ-\gamma

蜗轮蜗杆传动参数

啮合条件

当蜗轮蜗杆的轴线交错角为 9090^\circ 时, 蜗轮蜗杆正确啮合需要满足蜗轮的螺旋角与蜗杆的导程角大小相同, 且旋向相同, 即 β2=γ1=90β1\beta_2=\gamma_1=90^\circ-\beta_1

传动比

  • 对于蜗杆的分度圆柱展开, 螺旋线与矩形一侧的交点相当于蜗杆中中间面上齿条的齿形
  • 蜗杆转动一圈, 相当于矩形边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(方向由转向决定), 矩形边与展开螺旋线的交点反映了齿条齿形的移动
  • 因此可得, 蜗杆转动一圈, 等价于中间面上的等价齿条移动一个导程 pzp_z
  • 蜗轮在中间面的投影为齿轮, 因此蜗杆转动一圈, 等价齿轮转动 pzp_z
  • 可得蜗轮蜗杆传动满足关系 (注意与齿轮不同, 蜗杆传动的出动比不能使用分度圆的比值)

i=n1n2=πmz2pz/1=z2z1 i=\frac{n_1}{n_2}=\frac{\pi mz_2}{p_z}/1=\frac{z_2}{z_1}

变位系数

  • 通常仅对蜗轮进行变位, 即仅有变位系数 χ2\chi_2
  • 与齿轮齿条相同, 变位后中心距满足

mχ2+a=a m\chi_2+a=a'

其中 aa' 为变位后的中心距

  • 由齿轮齿条变位得, 变位时分度圆上齿宽与齿距变化, 但仍为节圆 (齿条齿形压力角处处相等, 为标准压力角, 因此节点依然为分度圆)
  • 蜗轮蜗杆变位通常用于凑中心距与微调传动比

设计分析

相对滑动

  • 对于齿轮传动, 两齿轮为纯滚动, 接触点上不存在滑动, 因此传动效率高
  • 对于蜗轮蜗杆传动, 令蜗轮静止, 蜗杆相对于蜗轮运动, 在接触点处存在相对滑动
  • 相对滑动速度的两个分速度分别来自蜗杆转动 v1v_1 与蜗轮转动 v2v_2
  • 由于

v1v2=id1d2=z2z1z1px/tanγz2px=1tanγ \frac{v_1}{v_2}=i\frac{d_1}{d_2}=\frac{z_2}{z_1}\frac{z_1p_x/\tan\gamma}{z_2 p_x}=\frac{1}{\tan\gamma}

可得两个速度之间的夹角为 γ\gamma

  • 因此滑动速度大小满足

vs=v1cosγ v_s=\frac{v_1}{\cos\gamma}

受力分析

  • 通常蜗杆为主动轮, 因此蜗杆以 11 为下标
  • 接触点上的力垂直齿面指向蜗轮 / 蜗杆内部
  • 由于齿形为螺旋形, 因此接触力共可分解为三个方向的力
  • 注意由于蜗轮蜗杆轴线垂直, 因此两零件的径向与圆周方向不同

蜗杆受力

  1. 蜗杆作为主动轮, 受到一个阻碍其转动的圆周力 Ft1F_{t1}, 与其转动方向相反, 并在接触点上与分度圆柱面像切
  2. 由于齿面倾斜 (相对于水平面) , 接触点上的径向力 Fr1F_{r1} 垂直齿面向里
  3. 由于螺旋状的齿形, 因此蜗杆还收到一个轴向力 Fa1F_{a1}, 可通过右旋右手定则, 根据蜗杆转向确定

蜗轮受力

  1. 蜗轮作为从动轮, 圆周力 Ft2F_{t2} 为动力, 与蜗轮转向相同, 与蜗杆的轴向力 Fa1F_{a1} 平衡
  2. 同样蜗轮也有径向力 Fr2F_{r2} 并于蜗杆的径向力平衡
  3. 蜗轮的轴向力 Fa2F_{a2} 与蜗轮的圆周力 Ft1F_{t1} 平衡

转矩关系

  • 通过传递的功率表示转矩有

T=P/n T=P/n

  • 因此蜗杆与蜗轮转矩满足关系 (注意由于蜗轮传动效率低, 需要考虑机械效率 η\eta)

T2T1=P2/n2P1/n1=ηi \frac{T_2}{T_1}=\frac{P_2/n_2}{P_1/n_1}=\eta i

  • 因此蜗轮的转矩满足 (蜗杆转矩通过传递效率计算)

T2=ηiT1 T_2=\eta iT_1

机械效率

  • 蜗杆传动总效率包括
    1. 啮合损耗功率 η1\eta_1
    2. 轴承摩擦损耗功率 η2\eta_2
    3. 搅油损耗功率 η3\eta_3
    4. 总效率满足 η=η1η2η3η1\eta=\eta_1\eta_2\eta_3\approx\eta_1
  • 定义当量摩擦角 ρv\rho_v, 与摩擦系数满足关系 tanρv=fv\tan\rho_v=f_v
  • 当蜗杆主动时, 近似满足

η1=tanγtan(γ+ρv) \eta_1=\frac{\tan\gamma}{\tan(\gamma+\rho_v)}

  • η\etaγ\gamma 增大而增大, 而 γ\gamma 随头数增加而增加
  • 因此增加头数可以增大传动效率, 但一般 γ<28\gamma<28^\circ, 继续增大将导致加工难度增大, 且效率提升低
  • 认为 γ<ρv\gamma<\rho_vη<50%\eta<50\% 时, 蜗轮蜗杆具有自锁性, 此时一般有 z1=1z_1=1

失效形式

蜗杆采用耐磨强度高的 45钢或合金钢, 蜗轮则采用磨擦系数低的铜合金 (高速使用铸锡青铜, 低速使用铸铝青铜), 由于铜合金强度低, 因此一般失效发生在蜗轮上

齿面点蚀与胶合

  1. 当蜗轮材料为铸锡青铜时, 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点蚀
  2. 当蜗轮材料为铸铝青铜时, 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胶合
  3. 对于两种失效形式, 均需要校核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
  4. 由于高温下容易导致齿面胶合, 且蜗轮蜗杆传动摩擦发热大, 因此还需要热平衡计算

齿面折断

仅当 z2>80z_2>80 或强烈冲击载荷时可能发生, 需要校核弯曲强度, 一般不校核

接触疲劳强度计算

  1. 由于中间平面上蜗杆传动类似于斜齿条斜齿轮传动, 使用赫兹公式计算接触强度, 公式按斜齿轮推导
  2. 设计时, 通过疲劳强度计算得到 m2d1m^2d_1, 并通过此参数选择蜗杆参数 (mmdd 均为标准值)

润滑与散热设计

润滑

  1. v1<4v_1<4, 采用蜗杆下置, 搅油损耗大, 但润滑效果好
  2. v1>4v_1>4, 采用蜗杆下置, 避免搅油损耗

散热

由热平衡条件可得, 增大散热面积与改善散热条件可以降低热平衡时的工作油温, 因此可采用以下方法降低油温

  1. 在箱体外壁增加散热片
  2. 在蜗杆轴端增加风扇
  3. 在油池中使设置冷却管